《冬日首爾》

第一場雪從未預告,
落在光化門廣場,落在朝鮮時代的屋脊上,
市民舉起手機,捕捉那短暫、潔白的開始,
而整座城市屏息迎接另一種靜謐。
地鐵站裡多了暖氣座椅與羊毛圍巾,
弘大的年輕人依然著短裙,卻加了厚外套,
手裡握著熱拿鐵,腳步踩在結霜的路面上,
霧氣與青春一樣,在寒空中短暫發亮。
明洞的聖誕燈飾早早佈置完成,
播放著經典的《Last Christmas》,
戀人手牽著手在人群裡穿梭,
街頭攤販售出熱呼呼的栗子、地瓜與糖餅,
煙霧騰起的瞬間,是冬天最平凡的詩。
南怡島上雪覆松林,像一幅不言語的水墨畫,
情侶們在雪中緩步,孩子用手接雪,
一聲聲驚呼與笑聲,刺穿厚重的冬色,
在白的寂靜裡留下人類的痕跡。
清溪川冬季燈節仍在舉行,
燈飾在結冰的水面上映出深藍與銀白,
市民裹緊羽絨,肩靠肩走過橋下,
那短短的步行,是冬夜最暖的陪伴。
電影院成為避寒的據點,
人們進場看年度大片,
首映場、爆米花、厚重大衣堆在椅背後,
寒意在兩小時內被隔絕在戲院之外。
農曆年前的南大門市場,擠滿採買人潮,
泡菜、年糕湯材料堆成小山,
長輩們說:這樣才是過年,
而那股熟悉的炊煙味,把童年記憶重新煨熱。
首爾塔上的雪景成了明信片,
夜空不語,風卻喃喃細語,
在這嚴寒的城市裡,
人與人之間的距離,因為低溫而更加靠近,
而這,正是冬天的真正意義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