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夏日首爾》

午後三點,天空低得像塌下來,
蟬鳴在弘濟川畔連成一片金屬般的弦線,
城市像是暫時停止了談話,
只剩冰塊在塑膠杯裡碰撞,
和額角汗水的滑落聲響。
南山纜車載著遊人緩緩升起,
在陽光下閃出一道刺眼的銀光,
樹影在山坡上跳動,
小販推著剉冰車,一步一步向影子靠近。
清溪川的水道依舊流動,
但風不再輕盈,空氣彷彿黏著膠,
坐在岸邊脫鞋的人群,
雙腳浸入水中,像是城市的一種默契,
把疲憊與熱意,交由溪水暫時保管。
地鐵九號線的列車呼嘯而過,
車廂內冷氣強烈,玻璃上起了霧,
一位上班族捧著冰拿鐵入座,
手機上停著的,是昨晚未回的訊息。
在這樣的夏天裡,連時間也顯得黏稠,
像糖漿滴在灼熱的柏油路。
螢幕前的學生們終於放暑假,
樂園裡的歡笑聲如浪濤,一層覆一層,
愛寶樂園的摩天輪緩緩轉動,
小孩舉著剛買的棉花糖,
身上貼著防蚊貼紙,
像是都市版的護身符。
夜市開張得比春天更晚,
鷺梁津水產市場燈火通明,
燒烤與啤酒的氣味從攤位間飄散,
下班的人們坐在露天桌前,
衣襬微皺,額角仍在出汗,
卻有人笑著說:這就是夏天啊——
熱烈、黏膩、卻讓人無法拒絕的生活味。
街角的便利店外,幾張塑膠椅上坐滿人,
啤酒罐從冷藏櫃被拉出,一聲「啪」地解開,
彷彿替整座城市解了悶。
月亮悄悄掛上天空,
卻被新沙洞的霓虹燈掩蓋得幾乎失色。
漢江邊的帳篷區整晚燈火未熄,
情侶們赤腳躺在野餐墊上,
共享炸雞與啤酒的午夜餐點,
無人催促離場,只有遠處偶爾的單車鈴聲,
輕輕撞進這片燈火與風的微光中。
夏日的雨,來得突如其來——
江南的午後,人們在便利店門口避雨,
透明雨傘重重敲打地面,
行人捲起褲管,笑著奔向下一站。
那場雨留下了街道的新顏,
也洗去了空氣裡的塵與躁,
雨後的天空,比誰都更清楚首爾的面目。
汝矣島公園裡,蟲鳴聲如洪水灌入耳中,
夜跑的人與路燈交錯出汗水與光影的軌跡,
孩子在噴水池間奔跑,像是被解放的小河精靈,
媽媽站在一旁,手裡拿著毛巾,
望著天色一點一點褪藍。
八月的最後一週,
漢江煙火節如期舉行,
人潮將地鐵出口擠滿,
高樓窗戶也探出無數仰望的目光,
當第一束火光穿破夜空,
首爾像一座集體屏息的劇院,
燃燒所有熱,與所有關於夏天的記憶。
夏日的首爾,是不曾停歇的熱浪與聲響,
是烤熱的街磚、濕潤的脊背、短暫的雨,
是從傍晚六點到凌晨三點都亮著燈的便利商店,
是城市與自然、節奏與情緒的正面交鋒,
但也正是在這樣的季節,
生活,被放大,被嘈雜,也被真實地愛著。
